一直以来,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都被一些西方人误读。
尽管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无论从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越来越举足轻重,但某些西方人固有的偏见依然存在。
经济发展观念的误读,是西方世界偏见的原因之一。我之前在一家外企工作,还记得有个国外同事第一次来中国出差时,最担心的是中国卫生条件差,到处是传染病。临出发前,她检查了所有能找到的中国传染病介绍网站,打了所有可能的疫苗。来到中国后却长出一口气,因为和她想象的场景差别太大。
文化差异是造成偏见的另一大原因。对于很多文化不同所形成的习惯,西方人喜欢用自以为是的态度去解释。在他们眼中,亚洲都是一样的。所以知道了一点印度的东西、日本的东西或者韩国的东西,就觉得中国的也应该差不多。
更有一种偏见来自于看图说话。比如下面这些照片,让西方世界的网友得出了很多奇怪的结论。一起来看看,他们看着这些图片都得出一些什么怪异的结论。
怪异观点一:肤白是中国审美的最重要的标准


照片是青岛大妈出名的『脸基尼』,变成了中国人不喜欢晒黑皮肤的铁证。
的确很多中国人觉得皮肤白皙是美的,各种化妆品的宣传要点也围绕这一点。但把这个作为所有中国人审美的重点却不敢苟同。
随着健康观念的更新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阳光下流汗,喜欢古铜色和小麦色的皮肤,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如此。『脸基尼』这个东西最多算个地方特色吧。
怪异观点二:公共厕所没有坐便,但是会安装电视


这张图片不知道来自于哪里的卫生间!
很多中国人喜欢蹲便厕所是事实,有些传统家庭装修甚至都会留蹲便设计。必须得承认中国很多地方的公共卫生间非常不如人意,但也得看到很多城市服务在这方面正做出努力。
以呼噜爸爸常呆的成都、西安为例,大部分景区、高速服务区、大型商场、高铁的公共卫生间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好。
怪异观点三:流行租男友女友回家过年


是有这样的事情,但这是常态么?让人哭笑不得。
每一年春节,对于一些单身年轻人会遇到父母逼婚、亲戚多嘴的问题。但事实上,实际这么做的人有多少。更多的家庭和年轻人现在有自己的态度,不会再理会亲戚朋友对私生活的干扰,甚至对于讨厌的问题会直接怼回去。
怪异观点四:除了一些地方,随地吐痰和打饱嗝是绝对可以而且并非不礼貌的行为


随地吐痰当然是陋习,常常令人侧目,怎么会是Okay而且礼貌的行为?
确实有很多人并不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是否得当。但把这种陋习视为可以而且是礼貌的行为就有点过分了。
而且这也提醒国人,为什么在国外旅游会因为一些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而被人诟病。
怪异观点五:在餐厅给小费被认为是侮辱和疯狂的行为


小费是西方一些国家的习惯,中国确实不常见。
但是服务费通常已经算进餐费,某些餐厅和酒吧实际也并不拒绝小费,只是不是惯例而已。而且,也并非只有中国没有小费习惯,这个观点偏差太大了。
怪异观点六:买卖的新房都没有窗户


这是个典型的看图说话。
中国现在的房屋销售,清水房确实很多,但不至于连窗户都没有。很多时候,物业甚至要求装修更换门窗也要保持统一。现在也有了很多的精装房屋销售,这种观点还挺奇怪的。
怪异观点七:中国的卫生间没有浴缸和花洒,地面永远是湿的


这张看图说话真让人无语。
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可能盥洗设施比较简陋,但是以此认为所有中国家庭都是这样,就真的很打脸啊。
怪异观点八:中国人认为热水更有益健康


得承认,大部分人喜欢喝开水。这是一个文化差异的问题。很多人还觉得老外只喜欢喝冷水会不会天天拉肚子呢!
有人会用养生,或者健康来解释喝热水的原因,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现代家庭,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冰水也好、热水也罢、夏天烫火锅、冬天啃雪糕,又有什么关系呢?
怪异观点九:牛肉包装成糖果当作甜食


这挺让人无语的。
牛肉干这些零食非要解读为甜食也很西方强迫症吧。如果这么说,西方那种给小孩嚼的肉桂粉混合面粉的糖果又算什么呢?
怪异观点十:梨是中国永恒和友谊的象征,吃梨不能切开


显然这也是一种误读。分『梨』作为一种避讳的谐音梗是存在的。但是梨和永恒、友谊八杆子也打不着吧。
不知道是哪些人把这些奇怪的概念灌输给老外的。
要是梨完全不能分开吃,超市里的那些梨罐头该卖给谁呢?
怪异观点十一:中国特有套装,给身体和电子设备充能


这个士力架的销售套装太诡异了吧,什么地方有?习惯逛超市的我都没有见过呢。
按说这种理解和说法也没错,可我就是憋不住想笑啊!
怪异观点十二:在外面餐馆吃饭很普遍,而且比在家吃便宜


这个理解是什么鬼?
现在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招待客人更愿意去餐厅是觉得方便和有面子吧。
我认为,邀请到家里费时又费力,吃完收拾更是很多人不喜欢做的事。嫌麻烦是最主要的,和便宜与否并不相干。
怪异观点十三:中国人在哪儿都能倒头便睡


在哪儿都能倒头便睡的照片,相信大家看过不少。
一般都是工作很劳累的下苦人。看着这些照片多少都是有点笑中带泪的。把它总结为中国人的习惯真是一塌糊涂。
我们无法否认这些照片的真实存在,但明显不能代表中国生活的常态。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原来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啊!
最明显的崇洋媚外,就是看过一些西方的照片、短片或者文章,便觉得那就代表西方国家,西方人和西方社会。而真正踏上那片土地,进入生活本身的人,才能世界原来如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妄自尊大,也不自怜谦卑,可能才是读懂这世界的正确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