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定开始跑步锻炼的人,最先接触的装备一定是跑鞋。虽然有『赤脚天团』的存在,但大部分人还是会首先选择一双自己喜欢的跑鞋。
很多跑鞋品牌采用不同的黑科技,同时价格不菲;而跑者往往其他地方很省,买跑鞋时就大方许多。毕竟一双合适的跑鞋,对于跑步时的减震,助力作用巨大,不仅让跑步活动更舒适,同时也能减少一些运动伤害的风险。
同时长跑又是一个非常磨损跑鞋的运动,按照一般更换跑鞋的里程建议来看,很多跑者的跑量半年到一年就得换一双跑鞋。这时,很多人会疑惑:跑鞋明明还可以穿,为什么才跑了不到一千公里就说应该换跑鞋吧?这个是不是跑鞋生产商的利益驱动呢?

毫无疑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生活,运动装备市场利益巨大。据2018年北美运动市场报告,光是运动鞋一项年利润已经高达3030亿美元以上;在中国国内,市场数据显示:中国运动鞋的销售额紧随美国之后,排在全球市场的第二位,2017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所以实际情况是并不缺乏销量。而且,为了提升竞争力,生产商还会大量投入研发,加入各种黑科技;同时通过大量测试,培训零售商,帮助跑者找到适合的跑鞋。在很多品牌零售店,训练有素的导购可以根据跑者的体型、需求来推荐不同型号的跑鞋,有的品牌甚至提供设备对脚型、步速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让跑者找到穿着舒适、运动感受更好的鞋款。
足够的测试还能够帮助生产商判断一个鞋款适当的跑步里程。通常的建议,一双跑鞋的里程数是500到800公里,到达这样的跑量后,跑鞋中包含的减震材料可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损耗,即使可以再继续穿着,但是减震,缓冲和助力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当然,是不是要换鞋一方面是个人经济能力,另一方面还是要看个人的使用情况。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定义什么时候该淘汰旧鞋。有些人一双新鞋可能跑得不舒服就不穿了,有的人则可能穿到断帮开线也不肯换。
但是,跑步依然是一个会有运动伤害风险的活动。在考虑价格的同时,我们必须也要让自己的双脚有足够的保护。如果不想单纯按照跑鞋里程来换鞋,呼噜爸爸总结了几个容易观察的特征,可以帮助跑者确定是不是应该换鞋了。

记录跑步里程数,让自己心中有数
尽管建议里程数让很多跑者不以为然,但是对于自己跑鞋跑了多少还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自己的某双跑鞋已经达到建议里程数,不一定马上更换,但是应该在活动中加以注意,并且多观察大底、鞋面的状况,不要让跑鞋『带伤上阵』。
穿着不舒服,特别是跑步时有异常感觉
跑鞋穿着一段时间后,应该是感觉很顺脚。
但是如果发现习惯的感觉不一样了,包括鞋的重量,踩在路面上的感受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拐脚等状况,就要多加小心了。
对于跑者而言,尤其需要注意到的是脚部的不舒服。比如发现脚弓,脚跟或者脚踝行动不自然,别扭,那么说明跑鞋可能已经缺乏足够的支撑。这种情况下,应该换鞋再跑。
造成不舒服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最可能的就是跑鞋寿命到了。穿着感觉不如以前是一个能让人引起注意的信号。

每次跑步,脚上都会打水泡
有人穿新鞋容易打水泡,但是旧鞋寿命到了,也容易让脚打水泡。
如果当地气候比较潮湿、跑步袜子选的不合适也是导致打水泡的常见原因。买跑步袜子时要注意看看是不是有透气和排汗的特性,脚跟和脚踝部分有没有加厚防止打滑。
排除袜子问题和透气排汗造成打水泡的可能后,如果还是每次跑步都会磨脚,起水泡,就得考虑是时候换双鞋了。
跑步后,腿脚部分容易出现疼痛感,甚至出现扭伤、挫伤
跑鞋很大的一个功能是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它也是让跑步运动感觉舒适的保证。
如果发现跑步后,腿脚部分一些疼痛症状增多,有可能是跑鞋缺乏足够的缓冲和支撑,使得脚部、脚踝、小腿、膝盖和髋部的疼痛接踵而至。
缺乏减震缓冲的跑动,以及跑鞋的过度使用,也加大了运动伤害的风险几率。平时熟悉的路线或者训练,却突然出现扭伤或者挫伤的情况,不要认为是意外忽视掉,看看跑鞋的情况和里程数,检查是不是跑鞋寿命到了。

跑鞋穿着松动、帮滴开裂或者鞋面破损
正如前面提过的,生产商制造跑鞋的材料有寿命限制,所以鞋的主要部分出现破损、断裂,不要舍不得还继续穿着跑。这样的风险是跑者自己承受的。
可能有的人觉得即使有点小问题对跑步并无影响,但是穿着松动或者破损的鞋跑步,一是在突发情况时跑鞋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其次也会在跑步中,然自己分心去注意鞋的问题而不是在跑步上。
以上的这些都是跑鞋已经到达可用寿命的界限,需要考虑替换的信号。有的跑者习惯一双鞋后,真舍不得换,可以考虑买同款多双轮换着穿。这样既多了备选方案,也变相地延长了使用寿命。当然哪一种方案最实用最经济,还得看每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了。
▫️ ▫️ ▫️
作者 | 呼噜爸爸
编辑 | 一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