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实践分享——中场休息式法特雷克跑

嫌跑步枯燥的朋友,在训练计划上倾向选择新鲜的路线,变化的速度,让自己的跑步活动稍微有趣一些。这也是法特雷克跑大行其道的原因。

法特雷克跑又被称为『速度游戏』,它可以在任何场地、任何路线进行。而且强度高低、速度快慢、距离长短都可以随心所欲。甚至计划好的法特雷克跑方案,也可以在跑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

用法特雷克跑法训练时,只要有计时表就行。GPS和心率表并不是必需的,而且在跑步训练中,很适合让身体感受对心率配速的把控,这也是法特雷克跑的训练目的之一。你不需要担心在单位时间内跑了多远,只要时间到了,你就可以停下,再无压力。

法特雷克跑的美妙之处恰恰就体现在这些特质中。

中场休息式法特雷克跑可以使用在两种不同的训练场景下:

1. 刚刚休息了一段时间,想要重新开始跑步备战,但是又不喜欢操场跑圈的恢复方式。

2. 准备一场大赛或者越野比赛前几天,用于保持肢体活力又不至于消耗过度。

这个训练跑法的基本框架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间隔跑的时间、跑步发力的程度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调整的。

中场休息式法特雷克跑的基本框架是这样的:它由一组递减的预定时间长度的间隔跑构成,跑步所需的发力程度与预期比赛配速相关,每一个间隔跑之间的休息恢复时间是前一次跑步时间的一半,所以这是为什么把这种跑法叫做Halftime(中场)的原因了,以下都简称它为『中场法特雷克跑』

假如你刚刚休息了好一段时间,准备下一个严肃认真的备战训练,一般都会建议去操场绕圈恢复个一两周。但是如果你恰好很不喜欢操场跑圈,就可以这样来设计自己的中场法特雷克跑训练:

  • 10 ~ 15 分钟热身跑
  • 用跑5K或者10K的发力程度(这里用发力程度强调身体感受,不需要一定达到某个特定的配速),按照5-4-3-2-1的分钟数进行间隔跑。
  • 在5分钟的间隔跑完后,慢跑2分半进行恢复;4分钟的间隔跑完后,慢跑2分钟恢复;然后以此类推。
  • 最后10 ~ 15分钟放松跑,结束。

你也可以缩短每个间隔跑的时间,然后多跑几组,例如:

  • 10 ~ 15分钟热身跑
  • 用跑5K的发力程度,按照2分钟-1分钟-30秒进行间隔跑。同样,每个间隔跑之间的恢复时间是前一次跑步时间的一半(1分钟,30秒,15秒)
  • 重复这组训练3到5次,每组之间休息2~3分钟恢复。
  • 最后10 ~ 15 分钟放松跑。

另一种情况和前面刚好相反。

如果你马上就要参加一场速度比赛或者越野赛,希望比赛前充分保持双腿活力,但又不要消耗过大,那么中场法特雷克跑再合适不过了。你可以在比赛前两三天进行这种训练,保持比赛状态,也不会消耗体力,增加肌肉疲劳度。

根据参加比赛的距离,可以调整每个间隔跑的时间长度,以及不同的发力程度。

5K竞赛,考虑下面的法特雷克跑设计

  • 15 分钟热身跑
  • 采用5K比赛所需要的发力程度,完成4-3-2-1 分钟间隔跑
  • 每个间隔跑之间的休息时间……你猜?当然……2分-1分半-1分-30秒
  • 15 分钟放松跑

这10分钟的训练在比赛前是很值得的。它能够保持你的双腿和心肺活力,但又不会过度疲惫,影响状态。当然,这还要取决于个人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你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感受适当调节训练的强度。

10K竞赛的法特雷克跑设计

对于10K的比赛,只要在上面的训练方法上,稍微增加一些间隔跑的时间长度就可以了。你可以在比赛前三天,按照下面的训练跑一跑:

  • 15 分钟热身跑
  • 用10K比赛所需的力度,完成4-3-2-1分钟的间隔跑,每个恢复时间是前一次跑步时间的一半。
  • 三分钟慢跑恢复
  • 用10K比赛所需的力度,完成3-2-1分钟的间隔跑,每个恢复时间也是前一次跑步时间的一半。
  • 15 分钟放松跑,结束

半程马拉松或全程马拉松比赛

如果比赛更长的距离,比如半马或者全马比赛,可以调整间隔跑的时间长度。在比赛前几天跑一次下面的训练:

  • 10 分钟热身跑
  • 用比赛预期的发力程度完成 8 – 6 – 4 – 2 分钟的间隔跑,每个间隔的恢复时间是前面跑步时间的一半。
  • 10 分钟放松跑

通过这个中场法特雷克跑法的了解和实践,相信对于如何在自己的训练中混合法特雷克跑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

不要局限自己的想象力,让法特雷克带你飞起来!

作者 | 呼噜爸爸
编辑 | 一仟流

关于作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