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猫咪不是外星的生物,那么这些奇怪的行为怎么解释呢?

养猫的铲屎官们绝对相信喵星人一定是外星的嗜元兽。它们很多奇怪的行为,比如一定要呆在盒子里就找不到什么科学的原因来说明。

所以如果你们家的喵主子出了什么幺蛾子,千万不要奇怪。因为所有其他的铲屎官也都是这么过来的。看看下面这些猫们,和你们家的一样吗?

我家猫总是喜欢做这个动作,没有原因

我不胖,我只是毛多

这个才是真爱

随着年龄增长,越长越滑稽

我的猫都在瞄着灯上的一只蛾子

猫戏精的舞台

我家猫总是这么坐着,让我感觉很不适应

这只猫喜欢这样从栅栏外盯着我

我家主子每晚睡觉的姿势

充电中……充满了

这是它们喜欢玩的地方

我家喵总是摆出一副从容不迫的优雅样子,这回算是被我抓住了另外一面

昨晚回家时,我家猫迎接我的方式

第一次坐车兜风

每次我叫她的时候,她总是一副刚和亲人告别的神情

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吗?会才有鬼了!

我家猫以为家里没人的时候

看到我家猫的人,都不可抑止地喜欢上了他


如果有年度喵咪比赛,你觉得哪只猫会胜出呢?或者只有你家的喵主子才有资格?

那些开始说不养狗不养猫的人,后来都怎么这样呢?

对于撸狗逗猫这些事,的确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父母,第一反应往往是:『你敢养,我就敢断绝关系父子关系。』

真正神奇的地方就在这里,一旦你偷偷开始了铲屎官的生活,当初誓死不让狗狗进屋一步的人,居然会放纵狗狗上床上沙发;当初不要家里看到一根猫毛的人,居然每天早上给毛孩子打理毛发。

很显然,当初对猫猫狗狗排斥的人,其实内心有一颗比你还娇惯它们的心。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我爸当初坚决不养狗,但是现在我爸和狗的关系让我看着都嫉妒。

也是一个坚决不养猫的爸爸,现在接到电活就想挂掉说正在忙。

我的男朋友不想养狗,当我把这小狗带回家后,就成了这样子。

男朋友不想养猫,而且领养时别人说这只猫也不粘人。结果回家一天后,他们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我老婆说:不能再养狗了。然而在另外一只狗面前,我们又都妥协了。

我爸说不要猫,但是显然奥斯卡改变了他的想法。

我妈和她曾经说不要的狗。

我爸嘴上说不要养狗,但是现在似乎她才是他的孩子。

我爸曾经威胁说:要是你敢让它一个脚趾头进屋,就把你们俩都赶出去。然而两年后……

他一边说:我不喜欢他;一边和他享用着花生酱三明治

另一个威胁故事:你要敢养狗,我就搬走。可是至今他们相处好好的。

带猫回家后,爸爸赌咒发誓和它相处不了一个礼拜。两年后,要是猫不睡在他腿上,他就会吃醋。

我爸不想养狗……现在每天他把狗狗放被窝里睡

他曾经也是不想养狗的爸爸

当初说好的不准上沙发呢?连床都已经沦陷了。

一年前,我爸说:不准养猫!一年后,他说:看,我正教她击掌呢!

过去,我爸说:这狗太小,不喜欢,简直不像一只狗。而现在的爸爸是这样的。

过去不想养猫的工程师爸爸,现在每天早上给他的小公主不厌其烦地打理

纯纯的真爱就是坏脾气的爸爸和他曾说不要的狗

他说:我对宠物没有兴趣。然而两年后……


你的生活中也遇到这种开始不喜欢,后来惯的比谁都厉害的爸爸妈妈吗?当初反对养猫养狗的家人,现在看倒你的毛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你猜的中开头,却想不到结尾,戏剧的人生让人啼笑皆非

有时,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戏,发生的故事连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但是它们又并非我们所能控制的,如果你摊上这样的事,还能保持冷静,或者开怀大笑一场吗?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那下面这些朋友都遭遇了写啥,他们有时怎么应对的呢?

谁都有忘事的时候,这心还真大

我的小外甥才4岁,还不认字,所以他买了这张卡片祝贺我的生日……orz,只是因为卡片中可爱的狗狗戴了顶Party帽!

我只是想扔苍蝇拍打苍蝇。不要问为什么这样了,我正郁闷得没有答案

健康的生活方式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

我想买双7号半的鞋,而这是最后仅剩的一双了。

在自助结账前刷蓝莓,它们就这样……散了……

什么叫比糟糕还糟糕,只是想吃块披萨而已。

把狗交给不靠谱的宠物店,修剪的家伙没听懂我的要求,就剪成这样了

手机掉到工业油漆里……

早上被楼上轰隆隆钻地板的声音吵起来,几分钟后……

我刚要准备做一个重要的演示,然后倒霉事儿就发生了

在漂亮的苹果上狠狠咬了一大口,结果它从芯里烂掉了……

当整个世界都在劝你别喝酒了。

这个箱子的主人真可怜

我保存了20年的芭比,然后送给女儿的一天后

干了七个小时的编辑工作,然后就蓝屏了,杀了我吧……

正学习冲浪,但是明显海豚不想我学

刚结婚就得了阑尾炎……至少还可以度蜜月

现实和期望的总会有不同


回过头来,如果运气不好,这些事真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是哭笑不得。那么你呢?什么事是最令你崩溃无法忍受的呢?

六种帮助跑者减少运动伤害的核心练习

持续的训练是能够跑出理想成绩的关键,通过训练身体可以更适应运动带来的冲击。但与此同时,持续的训练策略中必须加入对运动伤害的预防考虑,降低训练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最常见的一个做法就是加入更多的核心稳定度训练。

核心稳定度训练并不一定总躺在地上,或者像个雕塑一样把身体从头到尾绷个一分钟。训练核心当然需要在练习中涉及到相应的部位,但是必须有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加大难度才能让跑者塑造出更稳定的身体躯干。

在一个名为《跑步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具有核心更强的跑者在跑步中的身体稳定度更好,以及保持良好跑姿的能力更强。同时,能量的损耗也更少,因此会跑得更有效率,而且降低了运动伤害的风险。

『核心肌肉帮助吸收和分散跑步产生的冲击力,使得身体的移动方式更有效率,而且可控制。』

–Terry L.Nicola & David J. Jewison

在跑步过程中,29块核心肌肉除了保持腹部、脊柱的稳定和挺直之外,还会协同工作影响呼吸和身体自然的扭曲运动。

而且,通常腹部肌肉、臀部肌肉较弱、髋关节紧张会使得跑步时骨盆过于前倾,这已经被证明与常见的几种跑步伤害有关系。要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跑者需要:

  • 让髋关节屈肌更灵活
  • 增强核心肌肉强度和稳定度
  • 增强臀部肌肉强度和稳定度

下面会介绍几种拉伸和练习方法,它们都是针对上面所提到的几个部位的训练。在训练中完成这些练习可以极大改善身体这些部位的力量和稳定度,让跑步的伤害风险远离身体。

1. 跪式股四头肌拉伸

动作分解:

  • 右膝跪在软垫上,左脚在身体前方弯曲九十度。
  • 伸手抓住右脚踝,将脚踝尽量拉向臀部。
  • 腹肌发力,并绷紧右侧臀部肌肉。
  • 重心略微前倾,把髋关节向前推。感受右侧臀部和股四头肌的强烈拉伸感。

练习要求

  • 保持拉伸动作10秒到2分钟。
  • 如果拉伸时间较短,重复此动作6到12次。
  • 如果拉伸时间较长,重复此动作1到2次。
  • 每天完成一次,或者根据需要调整。

2. 抱膝接反向弓箭步

动作分解

  • 站立姿势,提右膝向胸前靠拢,双手抱膝。完成此动作时不要弓背,保持直立和平衡。感受右侧臀部下方的拉伸感。
  • 放开右腿并向后退一大步。
  • 放低身体成弓箭步,保持右脚着地。
  • 左膝弯曲垂直地面,保持重心在两腿中间。
  • 收紧右侧臀部肌肉,将右侧髋关节前推,手臂向上伸展。你可以感受到右侧臀部和股四头肌的拉伸感。

练习要求

  • 在跑步前,每一侧重复完成10次,充分拉伸。

3. 单腿髋关节伸展

动作分解

  • 仰躺,双膝弯曲,脚平放于地面。
  • 收紧腹部,保持脊柱位置平直。
  • 抬起右腿,根据身体稳定度情况选择保持膝盖弯曲或者伸直腿。
  • 双手在身体两侧,左腿发力提升臀部做臀桥动作,右腿保持姿势不变,后背不能弯曲,肩膀到左膝保持一条直线。
  • 应该感到左侧臀部肌肉的收缩和腹部收紧的感觉,保持2秒钟。

练习要求

  • 每一侧重复10到12次抬臀为一组,每次完成2到3组
  • 隔天安排训练

4. 土耳其式起立

这个练习包含多个动作,每一个动作的位置需要流畅地衔接到下一个。从示例动图里可以看到,土耳其起立组合了髋关节铰链、侧平板和弓箭步的动作。

为了简化动作掌握,呼噜爸爸把完整动作进一步分解:

第一步

  • 侧躺,保持腿部弯曲,同时右手斜向抓稳壶铃。如果没有壶铃,也可以用小哑铃代替。

第二步

  • 上身卷起,同时同时举起壶铃,右手稳定把持。
  • 曲右膝,把脚放平。左腿保持伸直,左臂弯曲并略微向外有一点角度。
  • 专注在手中重物上,整个动作期间都应该眼睛看着重物

第三步

  • 伸展左臂,用左手和左侧臀部支持身体
  • 保持躯干肌肉绷紧、脊柱不要弯曲
  • 收紧臀部肌肉,抬起臀部

第四步

  • 左腿滑动,然后左膝撑地。
  • 重物应该保持在右肩上方。
  • 挺直身体,此时的动作应该像一个低位的弓箭步。

第五步

  • 前脚发力站起
  • 双脚并拢,保持重物在头顶上方
  • 反向做以上动作结束这个循环

练习要求

  • 持重物手保持竖直,动作尽量连贯准确。
  • 眼光始终保持注视重物。
  • 换手持重物,重复6到8次为一组,每个练习完成3组。
  • 隔天安排训练为宜。

5. 锯式平板支撑接撑起

动作分解

  • 双肘撑地保持基本平板姿势
  • 在光滑地面用一块干毛巾、木板或者其他易滑动的物体,双脚踩在上面。
  • 绷紧腹部肌肉,保持从头到脚成一条直线。
  • 身体向后推,脚应该随着向后滑动。
  • 保持核心绷紧,向前拉动身体,直到身体完全撑起,锁住肘关节。
  • 保持平板姿势回到初始状态。

练习要求

这个练习有一定难度。

根据个人体能水平和稳定度完成1到15次都可以。如果重复次数较少,可以多做几组。如果重复次数较多,可以少做几组。

练习适合隔天安排训练。

6. 支撑侧位拖包

动作分解

这个动作使用了沙包,但是用装满书的书包也可以。

  • 双手撑住地面,保持一个高位平板的姿势。
  • 双脚比肩略宽,双手保持髋关节的宽度。
  • 收紧核心,身体从头到脚保持一条直线。
  • 沙包初始位置在左侧,抬右手抓住沙包。
  • 身体不要移动或扭曲,拖动沙包到右侧。
  • 右手还原到初始位置,换左手用同样方式拖动沙包到左侧,完成一个循环。

练习要求

  • 每次重复需要很慢,才会有效果。
  • 尽可能慢的完成2到3次为一组,整个练习完成3到五组。
  • 隔天安排训练

 ▫️ ▫️ ▫️

作者 | 呼噜爸爸
编辑 | 一仟流

15个生物老师也不会告诉你的动物知识

千奇百怪的世界,表面上看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说起过:企鹅有膝盖吗?鸟会化妆吗?海星有四方形的吗?

这些不平常的东西如果不是照片记录下来,可能你不会相信它们实际存在。如果你接下来继续看看,可能会发现这些生物课上从来没有的知识也很有意思。

这个是鸭嘴兽的脚

小猫头鹰睡觉的姿势是这样的

企鹅是有膝盖的

猫咪不能吃出甜味,因为它们的舌头没有感受天的味蕾

河狸的门牙是橙色的,因为里面含铁

奶牛实际上是没有上门牙,所以它没法咬东西

胡须秃鹫是唯一会化妆的鸟,它们有目的的用泥巴把自己的白毛染成红色

小象也有和人类小孩一样吃手指的习惯,只不过它们是吸鼻子

鲸鱼的骷髅是这么大

大象的脚和人类脚的照片,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獐子有着和吸血鬼一样的牙

印第安巨松鼠是多彩的,而且有将近一米长

鲨鱼卵是透明的

大象尾巴实际长这样

有些五角海星会因为基因变异长成四方形


这里面你都知道吗?哪一个最让你惊讶呢?

跑者如何渐进发展自己的力量训练,帮助提高跑步水平

很多跑者都懂得在比赛备战的训练循环中会逐渐增加强度,训练初期、中期和后期的跑步方法,训练重点各不一样。这种做法被称为『渐进提高』,它可以帮助跑者们提高跑步水平,使身体适应比赛的压力和强度。

但奇怪的是,同样的跑者也知道训练中需要加入力量训练来保证肌肉力量和能量输出,但是在相应的力量训练中却不会遵循渐进提高的原则。他们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核心练习,在健身房里也总是用着同样的器械做着相似的几组训练动作。

如果跑步也是这样,总在一条路线上跑着同样的距离、使用同样的配速,这肯定不是追求跑步成绩的跑者会选择的训练策略。但为什么那么多跑者在力量训练中却缺少这种渐进提高的想法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跑者们只是没有太在意力量训练而已。

他们心里往往有个潜意识说:『我只是跑步的,力量训练做了就好』。风险总是在这里,力量训练中忽视渐进发展原则,却常会在跑步训练中过于追求速度、强度。不平衡的训练和过度的训练不仅不能提高成绩,反而增大运动伤害的几率。

要摆脱这种单一死板的力量训练困境,首先得明确力量训练的目标,再应用渐进提高的理念到力量训练中,才能在最后享受变强的甜美成果。

针对跑者的力量训练目标

很多跑者在力量训练中,常常对于负重训练有误解,所以训练过程就会犯错。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注重负重训练的频次,通过大量的重复次数和短暂的间隔休息时间,训练的只是肌肉的耐力而不是力量。跑者耐力的训练应该在道路、操场上进行训练,没有必要把力量训练变成肌肉耐力的训练。

顾名思义,力量训练的目标当然是提高练习者的力量。负重训练就需要练习者逐渐能够承担更大的重量。随着身体强度的提高,跑者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跑步效率、肌肉纤维使用程度和身体移动所需要的肌肉力量。

负重训练会刺激身体产生激素反应,包括睾丸酮的增加和更多成长荷尔蒙生成。不仅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还能使身体能够承受强度更高的运动训练。这种特点尤其适合长跑跑者,一旦身体有了这样的适应力,不光是蹬地更加有力了,消除跑步产生的乳酸也会更快,因此可以跑得更快更久。

负重训练时,应当遵循下面这些原则:

  • 每一个练习的重复次数,应该限制在每组4到8次之间。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而每个动作的练习组数保证在2~3组即可。
  • 负重练习的最后一组一般会很累,非常有挑战性。但是这时千万不要放弃,这是最有效的一组练习。
  • 每组练习之间休息2到3分钟确保ATP(肌肉单元里的能量来源)的生成。
  • 在动作没有熟悉前,可以只利用身体重量(不加负荷),专注在基础负重训练的动作姿态上:比如深蹲、硬拉、推杠、箭步冲刺、引体向上等。动作姿态的准确,才能保证肌肉纤维最大化的使用率。

以上的原则能够保证练习者从每一次的练习里获得最大的锻炼收益,因此不可轻视。

力量训练的渐进提高建议

从核心训练开始,然后发展到特定训练

如果从来没有系统地进行过力量训练,第一天就想能够硬拉、推杠显然是不明智的想法。『渐进提高』的第一要点就是:从核心训练起步。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打好身体基础,最终使跑者可以在健身房里准确利用器械和重量提升训练效果。

核心力量训练侧重身体的平衡性稳定性,可以从一些简单的训练如:平板支撑、转体、侧平板开始。这些训练都是俯卧姿势或者侧卧姿势,相对于其他站立姿势的训练来说,它对于全身的协调、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在开始特定肌肉力量训练前,应当让自己先具有一个坚强的核心。

坚持3到5周的核心练习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练习。这个阶段是一个桥梁,它能连接以身体重量为基础的核心练习和更有难度的健身房器械力量训练。最简单的,可以从哑铃负重训练开始。

哑铃负重对于力量训练的帮助不言而喻。当以身体重量来训练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哑铃的重量可以奠定向下一步发展的基石。之后将在健身房里完成的练习比如负重深蹲、硬拉和负重弓箭步都可以用哑铃代替完成。

这样再坚持混合了基础性训练和哑铃训练的3到5周后,就可以考虑去健身房进行有目的的器械力量训练了。但是,和一般进入健身房锻炼塑造体型的目的不同,这里的力量训练应该是能够帮助跑者的跑步能力提高,所以下面有几个要点需要掌握。

针对跑者的力量训练要点

如果和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力量训练从身体重量起步,然后使用哑铃进行提高,最后在健身房里使用器械负重,那么就有几个原则需要纳入考量。这些原则是为了让力量训练更符合跑者的需要。

第一:负重力量训练对于跑步而言是排在次要位置上的

力量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跑步的能力,而不是影响跑步的训练。如果跑步训练会因为力量训练受到影响,比如训练过累,结果跑步训练计划执行不下去,那么就需要减少力量训练的强度,来保证跑步训练的质量。

第二:减少以塑形为目的的力量练习

健身房里可能会有朋友或者教练给出很多训练建议,但是注意跑者可能不需要针对肱二头肌,三头肌等的训练。在上面提高的很多练习动作都是针对全身肌肉和特定肌群的,都是对跑步更有用的肌群训练。这部分肌肉纤维使用越多,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激素反应,加速肌肉恢复和力量输出。

如果有教练,可以向他们明确自己的训练目标,专注训练负责移动能力的肌肉而不是形体肌肉曲线围度的塑造上。

第三:选择正确的时间点,在跑步强度训练之后进行力量训练

大部分跑者的力量训练会选择跑休日,或者当天跑得轻松的日子来做。他们以为这样训练会比较均衡,身体不会太累。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利用到身体的预疲劳状态,错失了提高训练质量的良机。

在长距离跑训练或者间歇跑强度训练之后做负重练习,可以激发更多的身体体能适应性。不仅是肌肉细胞适应性,还有神经元细胞的适应性。在预疲劳状态下做负重训练,身体可以学会在低糖原状态下保持工作的能力和快速清除跑步后体内生成的废物的能力。

简而言之:『训练轻松的日子更轻松,训练困难的日子更困难』。通过在训练周期中的正确时机插入力量训练后,很快就会体会到一些好处:身体恢复更快,肌肉力量增加,跑步伤害风险减小而且跑步效率快速提升。


对于跑者来说,跑量积累的每一公里,力量训练的每一分汗水,都会化成可以看到的进步。不论是跑步训练达成了自己的个人最佳,还是当你能够完成几个礼拜前不能完成的负重训练,进步的喜悦会充满你的心间。这是锻炼的乐趣,也是付出的收获。

记住跑步锻炼的目标和付出,再不断检验成长,望向镜子中的你,会发现一个更棒的自己。

 ▫️ ▫️ ▫️

作者 | 呼噜爸爸
编辑 | 一仟流

第四部黑客帝国真的要来了,男女主角都没有变

自从黑客帝国系列上映16年来,日新月异的科技常常令我们想起片中对虚拟世界的幻想,人工智能的地方提防。现在,华纳兄弟已经确认第四部黑客帝国正在进行时。不出意外,基努里维斯和卡瑞安摩丝将继续出演男女主角。这一次沃卓斯基姐妹只有一个人加入影片制作,但是她将担任导演,并同时协作剧本和制片。

从不同渠道的消息来源影片将在2020年初启动。

沃卓斯基姐妹对于为什么重新开拍黑客帝国系列辩称:原来的黑客帝国三部曲描述的主题与现代社会有很多共通之处。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来越多关于它们对于人类现实的影响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黑客帝国更像是这种探讨逻辑上的延展。

关于影片会从前面三部曲的哪里开始还是一个问题。基本的假定很简单:有很多线索指出Neo在机器世界重新建立后会回归,但问题是怎么终止矩阵与锡安的战争,崔妮蒂如何回归等等。

无论答案是什么,黑客帝国系列对于社会哲学、流行文化和超前的思想依然保持着持久的影响力。几乎可以肯定第四部黑客帝国会很容易再度让基努里维斯进入人们的话题。

你对第四部黑客帝国又有哪些期待呢?

跑者最适合的交叉训练选择——单车骑行

跑步运动简单但是同时也有些枯燥,尽管它会锻炼到身体大部分的肌肉和骨骼,但是有些跑步时很重要的部位,例如腹部核心肌群,却不能依靠跑步来强化。所以除了日常的跑步训练外,想要提高跑步水平,比赛跑出好的成绩,不能缺少交叉训练。

交叉训练一般指除基础跑步训练外,其他形式的有氧训练和注重特定肌肉群的力量训练,这些训练形式比较多样,而且对于肌肉、呼吸系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从游泳、划船机、椭圆仪、HIIT、单车到各种力量练习,要考虑哪一种最适合跑步,就必须考虑:肌肉、有氧系统的利用方式,哪些训练效果是跑步无法做到,但是又是必须具备的。

顺着这个思路,自然就会发现单车骑行是对于跑者而言最好的交叉训练选项。

首先,二者具有相似的运动方式

为了保证跑步时肌肉力量运用的活性,选择交叉训练时,身体位置、运动方式与跑步姿势接近的单车无疑最能符合要求。

单车骑行时,身体要尽可能保持垂直,和跑步的姿势很类似。而且下方脚踏的蹬动方式也和跑步前进的用力方式类似。

现在除了普通的单车外,还有结合椭圆仪的产品。这种单车让身体保持站立的姿势,同时骑行者用迈步的动作使单车移动。尤其是这种车型需要很好的臀部力量,与普通的单车相比,更能保持好的运动姿态,利于良好跑姿的培养。

单车骑行会彻底强化小腿肌肉和跟腱肌肉

跑步会给小腿肌肉施加更大的压力,特别是习惯前掌落地的跑者,比目鱼肌会受到更多的刺激。

而骑行时,脚弓一般都位于踏板的中间。因此,脚掌与踏板的接触点是和跑步时前掌落地时的接触点一致的。这意味着蹬动踏板,再用力收腿站起,离开车座时,小腿肌肉会充分激活保持脚掌在踏板上的稳定度。

这样长期的锻炼结果会增强小腿肌肉,特别是腓肠肌,比目鱼肌以及跟腱会变得更加结实,能够在需要速度加快的时刻,提供爆发的力量和身体稳定的支撑。

单车骑行还能强化胫前肌

稳定在车座上骑行时,胫前肌是大腿提升,使踏板向上的发力肌肉群。在骑车上坡时,如果要使胫前肌更好地发力,脚掌需要在踏板蹬动提起时保持水平,所以尽可能在踏板上安装固定装置,以便腿部发力上提。

胫前肌肉疼痛是跑步新手常见的一个问题,大部分是因为跑步姿势、运动量骤然加大造成的。骑行上坡的动作会强化胫前肌,对于预防跑步胫前肌肉疼痛非常有好处。

正确的单车骑行方式同时可以强化核心

强健的核心是保持良好跑姿的重点。跑动中身体的直立、平衡和快速移动都是各个部位肌群与核心共同协作的结果。核心强的跑者,上身会在跑动中很稳定,因此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更少,也会减少受伤的几率。

单车骑行锻炼也可以提高核心力量。但不管是坐在车座上还是喜欢站姿骑行,都要有正确的姿势才能刺激核心训练。

核心力量较弱的骑手容易在车上晃动。特别在上坡时,身体常常左右摇晃。而核心力量好的骑手,则会和跑步一样,什么时候上半身都保持稳定。

如果要通过骑行训练核心,可以尝试用坐姿骑行一个中等坡度。不要抓紧车把,把手掌放在车把上保持车体平衡,松开手指。没有了手臂力量的支持,就会更容易调动核心力量。用这个姿势上坡,保持上半身不要弯曲或者来回晃动,就可以加大核心参与的力度。

很多业余骑手站姿骑行时是有问题的。你会发现他们的车体是垂直的,臀部上下移动发力。正确的姿势是:左右摇晃单车,尽量保持身体躯干垂直。从发力点看,这会使臀部保持在一个水平位置。

如果站在肌肉锻炼角度,站姿骑行会更好地用到核心力量,也更容易摆动单车车体,同时保持身体稳定在单车中间。

单车骑行也是有氧系统锻炼的好方式

很多跑步中的受伤,大都来自于过量训练。

无论是什么样的跑步训练方式,只要双脚跑动时间越久,受伤的几率就越大。很常见的原因就是因为身体疲劳,影响跑步姿势,导致肌肉、骨骼用力不当造成受伤。

单车骑行更加专注在耐力训练上。它则是对骑手的有氧训练,而借助于外在设备有能较少身体的疲劳度。想想看,上坡时,骑手还能调节档位减少力量消耗,单纯的跑步可就没有这样的福利了。

单车骑行还能提高有氧系统的效率

不光跑步中的训练方法能够改善身体有氧系统的效率,增大摄氧量,单车骑行也可以借鉴跑步的一些做法,起到同样的训练目的。

比如,除了骑行稳定的长距离外,单车还可以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无论是在室内还是户外的单车骑行,在单车上做间歇性训练相当于有了间歇跑的强度,但是对肌肉骨骼的影响却不大。

注意:单车间歇训练可以强化心肺功能和整体的体能水平,但是无法训练到间歇跑训练的特定肌肉群,特别是肌肉神经元细胞。所以单车间歇训练只能作为训练补充,而不是间歇跑训练的替代。


从以上种种来看,单车、跑步这两项耐力性运动是很好的训练搭档。尤其是单车作为跑者的交叉训练方式,在提高有氧系统效率的同时,不会加大肌肉和骨骼的负担,非常适合跑者在强度训练之后的放松。

 ▫️ ▫️ ▫️

作者 | 呼噜爸爸
编辑 | 一仟流

网飞为Bill Gates制作纪录片《Inside Bill’s Brain:Decoding Bill Gates》

网飞(Netflix)的纪录片系列即将播放关于Bill Gates的内心世界。因为Bill在试图解决这个星球上最到的一些问题。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分:Inside Bill’s Brain:Decoding Bill Gates(进入Bill的大脑:解密Bill Gates)会让人看到一个科技远见的天才,商业领导者,慈善家前所未见的内心世界。它包括了对Bill Gates和他夫人Melinda,以及和他们i一起的慈善家与商业伙伴们。

这个纪录片是跟随David Letterman《我的下个嘉宾无需介绍》后这部片子后,由Davis Guggenheim执导(曾导演《一个不方便的真相》),会聚焦在Melinda和夫妇二人在慈善基金上的工作,所以可能不会看到Gates在上部片子里尝试Letterman制作的奇怪三明治的场景。

这部纪录片将在九月20号在网飞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