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节目中无意说出一个事实,压力对健康是否有害竟取决于态度

最近一期的《最强大脑》,在比赛中突然引入了一对一的淘汰赛制,使得当时的参赛选手立时傻眼。尽管都是各大高校的学霸、奇才,一战定胜负也让他们倍感压力。

现场的导师和嘉宾纷纷发言为选手释压,其中韩雪说道:『我给大家支个招好不好,就是如果你们现在谁心里紧张,你们试图转化,跟自己说,「我现在很兴奋」,因为兴奋的那个身体反应跟紧张是一样的,你是可以骗过你的大脑,让你觉得你现在是真的非常非常兴奋!』

这句话恰恰击中了一个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压力有害健康。

你可能在怀疑,这怎么可能是错误的观念?那么多人因为压力,抑郁成疾,甚至英年早逝,许多结果都说明压力与身体健康关系紧密。

心理学没有否定过压力和身体健康有联系,但压力并不是导致罹患疾病的原因,认为压力会对自己健康造成危害的想法才是导致患病风险的根源。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相信压力会损害健康,那么它就不会影响你。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信则灵的味道?

这绝对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研究人员在一个持续八年的数据跟踪后发现,只有那些认为压力对自己的健康有害的人群才真正遭受了疾病的折磨。

这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了什么?难道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思考一下,当压力来临时,我们会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这些症状通常被视为焦虑,是代表压力失调的信号。但如果反过来看,这些信号同样也是身体积极活跃地一种表现!

心跳加速是蓄势待发,呼吸急促是为了加大脑供氧量。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挑战而作出的生理准备。就像开头韩雪所说的,紧张和兴奋其实是生理反应的一体两面,每个人对待压力的态度决定了同样的生理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

以前说长期压力会造成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压力状态下,心脏加速跳动,血管容易极剧收缩膨胀,长此以往带来心血管问题。但是近期多项关于社会性压力的测试却表明,有着积极心态的测试者,尽管同样心跳加快,但是血管却可以维持松弛健康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焦虑,反而是感到兴奋和充满勇气的表现。

事实上,这种差别足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长命百岁,还是英年早逝。

更为神奇的是,身体的压力反应链中会分泌一种神经激素–学名催产素(Oxytocin,不要被学名吓到)。这种激素就是压力反应下,测试人员仍然能够保持心脏血管健康状态的原因。

催产素是一种能够微调大脑社交神经的激素。它不光可以保持血管松弛,还可以强化心脏细胞,催化受损细胞的再生修复。非常特别的一点,它在人际关系行为密切时会大量分泌,因此也被称为『拥抱激素』。

当身处压力困境之中,如果愿意主动寻求帮助;或者看到别人身处困境时,多多伸出援手,都会增加拥抱激素的分泌,从而帮助压力人群的身体健康不受压力影响。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都说病是『憋出来』的,就是因为有些人陷入困境后,封闭自己,不愿与人分享痛苦和感受,反而更笃定了压力对自己健康的影响。

在我们生活周围,职场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病痛压力无处不在,没人可以豁免。我们为了摆脱压力,用了很多方法:运动,信仰,求医,问药,却没有意识到,压力或者并不是敌人,而是催促我们战斗的伙伴。

如果总是一味地逃避,寻求内心的平静,但那份压力仍然不会消除。过去常常听到『化悲痛为力量』时,总觉得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现在仔细一想,这可能才是在重重压力的世界中,逆流而上的处世之路。

为什么要跑马拉松?因为我就是一个吃货!

是不是似乎有点可笑。

很多人跑步是为了减肥。迈开腿,管住嘴是一般奉行的原则。但我坚持跑步六年到这个份上,体重、脂肪早已不是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不能为了吃而跑马拉松呢?

道理特别简单,一次长跑下来,有了足够的热量缺口,意味着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与食物,凭什么少吃?

来看看某天我的跑步里程、消耗和当天的食物热量估计对比。

是的,我完成了一个半马,然后晚上去吃了自助餐!

做为一个年过40的中年男子,每天的基础代谢热量大约在1700卡左右。也就是说,要吃够1700卡的热量才能维持生理一整天的基本需要。

而当天的一个半马距离的跑步训练,直接就消耗了1700卡热量。这意味着最多可以吃到3400卡热量,而无需担心多余热量被转成脂肪存贮。

跑得越多,消耗越多,热量缺口越大,可以吃的选择性自然就会增加。

有人可能会担心,跑这么多会不会膝盖受不了。我的答案是:因人而异,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会。(我将在另外的文章里讨论膝盖受伤与跑步的问题)。

虽然说跑得多,消耗大,可以吃的东西就多,但跑步有条黄金原则必须得听。就是跑量不宜过多,跑速不宜过快,需要听从身体的感受。

我并非一味加大跑量,为了吃而制造更大的热量缺口。经过了长达六年的锻炼,身体已经适应这样的里程和节奏。一般的跑友,只要进行正常的跑步训练,每天的热量缺口也足以满足吃货的一张馋嘴了。

普通一个小时的慢跑,可以消耗掉大约1000大卡的热量,这已经相当于600g煎牛排、15个鸡蛋或者700g的鸡胸肉了,实际生活中谁会吃这么多量!何况还有这么多选择!

相信也会有人说,那为什么一定要跑步呢?每天一万步,不也是照样有很多热量消耗吗?

这话说的对也不对。

每天保持健走一定距离当然有益身体健康,但是谈到热量消耗,就不得不提到运动心率这回事。

如果只是平常地走路,心率是很难达到每个人的燃脂心率区间(个人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计算:男生220,女生226,减去个人年龄),因此热量消耗相比之下会少很多。

以我个人数据做为参考,跑步10公里约9000步,消耗热量800大卡左右,而如果走10000步,消耗热量360大卡左右,不到跑步的一半,而且耗时更多。如果自己的运动能力能够跑长跑,我为什么要选择走路呢?

尽管在热量摄入上,我并没有太多的顾虑,但是管住嘴的潜台词不光是要少吃,还有选择吃什么和怎么吃

当一个吃货并不是容易的事。要吃也要健康,必须了解运动、热量消耗、营养补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有很多美食我是不会拒绝的:煎牛排、洋葱拌鸡丝、白灼虾、蒜茸蒸扇贝、三文鱼,干煎猪排,小炒皇,既家常又好吃。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蛋白质含量高。

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一方面会增加体内消化蛋白质而需要的热量消耗,另一方面也会帮助肌肉生长;身体更多肌肉量又能提高个人的基础代谢,让人即使多吃点也不容易胖,实在是一举多得。

米饭、面条、面包、披萨这一类的主食已经被我排除在考虑范围外。虽然碳水化合物是生成糖原的基础,也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但精制米面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容易消化分解,从而很快转化成热量,如果来不及被消耗,就会被转化成脂肪存贮,这也是肥胖的主要成因之一。

虽然长跑恰恰是一项非常需要糖原的运动,必须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我也尽量选择从粗粮、水果和蔬菜中补充碳水化合物。

甚至有时为了达到提高跑步成绩的目的,有经验的跑者会在比赛前一周完全断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全部靠肉类提供热量,同时跑一两次长距离把体内的糖原贮备完全消耗掉。

到了比赛前一两天,停掉蛋白质摄入而只补充碳水主食,目的就是为了在比赛时,糖原贮备到达顶点,血红蛋白增高,有点打兴奋剂的味道。

最后,我必须给同样为了当吃货而跑步锻炼的朋友一些忠告。

第一、运动是可能带来运动伤害的。如果为了吃,而过量运动,最后会得不偿失。应该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有足够的评估,量力而行。

第二、如果本身有低血糖的问题,那么就不要减少主食摄入。我虽然选择较低碳水的饮食结构,但碳水比例每天也要有40%呢!

第三、尽管是吃货,也要有原则,保持节制很重要。为了健康,除了每种食物的量不要太多外,甜食、油炸食品要戒掉。偶尔尝试一下并无大碍,就怕一旦开了口子,就收不回去啦。

运动、健康都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我没有理由只为跑个PB而去挑战马拉松。

做个心安理得的吃货,跑好自己的每一天。

每个减肥不成功的胖子,内心满满的都是无法自制的骄傲放纵

自从成功从93公斤减到70公斤之后,我似乎就成了周围同事朋友的意志力榜样。

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嗨!呼噜爸爸,你怎么能坚持做到啊?这太难了……』

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想瘦啊。』

朋友说:『我也想瘦,可是我没法像你那样坚持跑步啊!』

我继续回答:『因为你还没有像我那样特别想。』

胖子一般都比较『懒』,不仅不爱动,还喜欢找各种方便的办法让自己过得安逸一些。甚至连减肥也不例外。

所以才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种不节食、不运动的减肥药、减肥法盛行。

在发现这些把戏都没有效果的时候,很多胖子也把眼光投向运动锻炼。可是第一项就很困难,训练计划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我在决定跑步锻炼之前,也犹豫了两年的时间。每一年公司开跑步运动会时,都只能做为一个旁观者。直到某一天拿到了这样的计划:

每周跑三天

每次跑半个小时

如果跑不动,可以边走边跑。』

这样的计划真的行吗?我决定试一试。

说实在的,坚持这样的计划没有什么难度,每次锻炼完还会有莫名的成就感。在坚持了九个礼拜后,我发现体重不仅平稳下降,而且我可以全程跑30分钟了。

当我认为这样的计划真不需要什么意志力,自制力,欣喜地向其它胖子朋友推荐时,我才意识到了并不是每个胖子都想瘦。

『嗨,我就是不想跑步啊!』

他一边嚼着汉堡,一边很认真的看着我。

『走走路就好了,再说我也没胖到那里去吧。』

我看着他200多斤的躯体,真的无语。

没有强烈的意愿,当然无法支撑一个需要坚持的计划,即使再简单,再有效,也不能够达成目标。

一个胖子想要成功减肥,正确的方法,强烈的意愿只是一个开头。真正挑战的还是勇于舍弃的决心。

自从第一个跑步计划顺利完成后,跑步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伴随着各种朋友的嫌弃。

面对应酬上满桌丰盛的菜肴,频频拒绝布菜的好意。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渐渐,自己也开始拒绝饭局的邀请。

朋友们的夜生活刚刚开始,我这里就要早睡了。

蛋糕、炸鸡、火锅、冰淇淋,开玩笑吧?那我辛苦的锻炼不就全白费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总是这样,你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同时就会失去一些别的。

有了早睡早起的作息,就失去了热闹喧嚣的夜生活。

有了健壮的肌肉,就失去了脂肪肝、胆固醇过高的体检指标。

有了清晨挥洒的汗水,就失去了深夜辗转反侧的无眠。

有了健康规律的生活,就失去了无法自制的放纵。

生活总是让人在做选择。只要是坚定的选择,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坚持,也没有什么是无法放弃的。

成功减肥不能唾手可得,但也并非遥不可及。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据说只要21天。但是放弃习惯可能只要一闪念。

我见过很多瘦了又胖,胖了又开始想减肥的朋友。

究其原因,无非是在某个阶段的成功后,小小地开始自我放纵然后就无法自拔。

而我们的胖子们总是有那么多温柔的借口:『脚疼啊……』『时间不够啊……』『偶尔吃个甜甜圈没事吧……』

生活中的诱惑无处不在,减肥却又是一件那么辛苦的事情。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想要减肥成功的确不容易。

其实,不用借口,依靠朋友获得一个有效的约束和自制力,也不是那么困难的。

掏五百块,交给你最信任的朋友,然后说:

『嗨!哥们儿,帮我监督一下!』

『如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不能坚持减肥,或者再复胖,』

『拿着这钱去请客吃饭吧,但不能请我。』

『如果到了约定的时间,我能坚持下来,那把钱给我,我们找个地方庆祝一下!』

这个办法很多人已经用过,而且十分奏效。不仅你不会失去五百块,同时还会和腰间的小肥肉说拜拜。

跑起来吧,想瘦的胖子们,在2019年跑出一个崭新的自己。也成为别人眼光中的意志力榜样。

性感嘴唇与卡通角色的完美结合,创作出令人流连忘返的惊艳唇彩

女生即使素颜,也不会忘记抹上一点唇膏。所以,唇彩对于女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世界上总有一些奇特的人,他们会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创造出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身在伦敦的化妆师Laura Jenkinson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女生。她用唇膏和颜料在嘴唇上创造出各种知名可爱的卡通形象。

这些创作唯妙唯肖,巧妙地利用了嘴唇的各种特点。想不到口红还可以这么玩吧!

让我们释放一下童心,一起来欣赏这些奇特的创作吧!

阅读更多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新手应该知道的事情

新的一年开始,很多跑步爱好者可能也把完成一次马拉松比赛,列入了新年愿望清单里。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新手应该知道的事情

对于即将参加自己人生第一次马拉松的新手,往往对比赛日既期待,又担心。太多的问题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急于找到答案。

我了解他们的感受,因为自己也是从一个新人跑过来。在参加过十几次大大小小的马拉松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到这篇文章里,相信可以帮助到绝大多数的新手。

阅读更多

长跑配速的三个训练方法:间歇跑、乳酸跑和法特雷克跑有啥区别

但凡是已经有了一些跑步经验的跑者,都一定听说过『间歇跑』、『乳酸阈值跑』和『法特雷克跑』。

它们都是针对提高跑步配速的训练方法,但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果在训练计划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训练的目的,执行上无法贯彻训练要求,效果当然就一定不能让人满意。

阅读更多

做为跑者,这八种训练方式,你需要了解一下

这篇文章是介绍日常跑步训练中最常见的八种训练方式,以及相应的训练建议。你应该从头到尾读完,然后有目的的把它们编入到日常训练计划中。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定位训练目的,达成训练目标。

本文长度2000字,阅读大概需要五分钟。

恢复跑是在准备一个困难的训练之前,或者完成了一个困难的训练之后常用的训练方式。它讲究轻松、缓慢和舒适。一方面,它可以帮助累积跑量,同时又不会消耗太多的体力。因此它常被选做每个训练循环间的缓冲与过渡。

恢复跑的训练建议:用最舒适的配速,跑5至6公里即可。运动时间不超过40分钟。

基础跑是跑者最日常的训练方式。训练计划中的大部分应该由基础跑组成。

它的速度应该定位在跑者日常的配速上。所谓日常的配速即是保持心率区间在个人最大心率的70%~80%左右。个人最大心率的简单计算可以用220减去年龄得到。

基础跑之所以成为训练计划中的重点,就是因为它能够使运动者维持最有效的有氧心率区间,同时提高跑者的耐力、最大摄氧量(VO2Max),也是调整和训练自己跑步姿势的最好阶段。

基础跑的训练建议:以中短距离为宜,一般10~12km做为基础跑的训练里程数。运动时间视个人能力而定,1个小时左右完成即可。

顾名思义,长距跑是加长距离版的基础跑,即采用跑者的日常配速,在有氧区间完成整个训练。

这个训练是提高身体耐力的重要训练方法。

依据个人经验,长距跑可以适当比日常配速更慢一些。因为是耐力而不是速度的训练,所以让身体适应长距离运动是这个训练的目的。

长距跑的训练建议:我有一篇关于长距跑的文章里有更详细的介绍。一般以25km到30km为宜。训练时间因人而宜,不要超过三个小时。假如以两周为一个训练循环,可以在每个循环中加入一次长距跑。

分段配速跑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训练方式。它以个人日常配速开始,然后慢慢加快,最后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一个冲刺的配速做为结束。

这是能够帮助跑者提高身体适应不同配速变化的训练。

分段配速跑的训练建议:将它插入基础跑中。例如:先完成一个基础跑;然后以马拉松比赛的预期配速完成1.5公里的距离;之后再次提高速度,以半程马拉松的预期配速再完成1.5公里;最后,用你能够承受的最快配速完成800米到1公里的距离。

分段配速跑可以在每周的训练中加入一次或者两次,不用特别勉强,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进行灵活设定。

小山跑的训练是为了提高心肺能力,增强最大摄氧量,同时提高身体的疲劳抗性。

它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如果需要把它加入到日常训练计划中,需要考虑与其它训练的强度配合。

小山跑的训练建议:慢跑10分钟热身,然后找到适合的小山坡或者有长度的阶梯,完成10次45秒的跑山冲刺。在每次重复中间,慢跑2分钟进行恢复。最后慢跑10分钟放松。

我在其它文章里详细介绍过乳酸阈值跑的跑法。重点就是找到自己的有氧与无氧心率区间的临界点,然后使用这个心率区间进行训练。

乳酸阈值跑的好处是减缓肌肉产生乳酸的时间,提高身体对乳酸的抗性,可以让跑者以更快的速度跑更长的时间。所以它是提高配速的重要训练方法。

乳酸阈值跑的训练建议:以10分钟左右的慢跑热身开始,然后跑到自己的乳酸阈值心率区间,并在此区间完成4到6公里的距离,最后慢跑10分钟放松结束。乳酸阈值跑也可加入到基础跑训练中完成。

间歇跑也是提高跑步配速的训练方法。它以多次短而快速的冲刺,加上间隔相同或者略长的时间进行恢复跑,来提高跑者的速度和心肺功能。一般适合在田径操场上进行训练。

间歇跑的训练建议:根据每个人自身的体质和跑步能力,可以设计6次到8次的重复。每个阶段,用自己最快的配速完成400米到800米的距离,降低配速进行恢复,慢跑同样的400米到800米,甚至更长一些,再进入下一重复。完成相应次数后,慢跑10分钟进行放松。

这是常用于配速训练的跑法。它来自于瑞典语,意思是『速度游戏』。所以在所有的跑步训练中,它是最有意思的跑法。

法特雷克跑的目的是提高跑步的配速,让身体可以适应在较快配速的情况下,有更高的疲劳抗性。

法特雷克的训练建议:这个训练方法有很多种花样,没有一定之规。以下两个例子供参考。

第一种:在路跑时,先热身10分钟,然后选择一些像路灯、红绿灯、公交车站牌之类的标志物做为参考。用你最快的速度跑到目的地,然后降低速度到日常配速状态,时间长度随意,只是不要停下来。之后开始定位下一个目标参考物。这种跑法,没有特别的规定,所以听从身体
的反馈就好。

第二种:在完成了长距跑的那一周,可以每6到8分钟提高一次配速。不用特别快,比完成长距跑的配速快个10秒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发现自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有氧心率区间,那么表示你跑得过于快了。

尽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跑步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儿。但实际上任何一项运动,发展到今天都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生理研究在背后做支撑,跑步也不例外。

最后的三种类型都可以帮助跑者提高跑步的配速。我会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与训练建议。